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分析师:
下面,由我介绍中煤能源2023年经营业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以下数据除特殊说明外均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计算)。
一、煤炭产销持续增长
公司认真贯彻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全力以赴保障煤炭能源供应,加强生产组织,优化生产布局,加快露天剥离,提升单产单进水平,积极推进新投产矿井稳产达产,煤炭产量再创新高。
2023年商品煤产量13,422万吨,同比增加1,505万吨、增长12.6%。主要是:按区域来看,山西矿区增加699万吨、增长8.7%,蒙陕矿区增加770万吨、增长24.6%,新疆及其他矿区增加104万吨、增长55.6%;按煤种来看,动力煤增加1,411万吨、增长12.9%,炼焦煤增加94万吨、增长9.4%。
立足区域市场,发挥渠道优势,加强产销协调,全力以赴保障电煤供应。严格执行国家煤炭价格政策,带头维护市场秩序,充分保障电煤合同足额兑现,积极拓展地方中小发电企业及非电用户市场,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2023年商品煤销量28,494万吨,同比增加2,199万吨、增长8.4%。主要是:按业务类型来看,自产商品煤增加1,357万吨、增长11.3%,进出口及国内代理增加1,015万吨、增长70.5%。
二、煤化工业务保持领先
公司煤化工业务持续加强生产基础管理,科学评估装置运行状态,有效控制非计划停车,狠抓节能降耗和异常工况管理,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各生产环节单耗保持行业领先。
2023年煤化工产品产量603.6万吨,同比增加36.9万吨、增长6.5%。主要是:聚烯烃产量增加0.7万吨、增长0.5%,尿素产量增加23.2万吨、增长12.6%,甲醇产量增加2.2万吨、增长1.2%,硝铵产量增加10.8万吨、增长22.8%。
积极应对煤化工市场剧烈波动,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和市场布局,持续完善客户服务和考核机制,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压降库存。
2023年煤化工产品销量612.6万吨,同比增加54.1万吨、增长9.7%。主要是:聚烯烃销量增加1万吨、增长0.7%,尿素销量增加34.9万吨、增长19.5%,甲醇销量增加6.4万吨、增长3.5%,硝铵销量增加11.8万吨、增长25.2%。
三、成本管控卓有成效
公司持续优化生产组织,积极释放先进产能,深入推进降本节支、提质增效,主要产品单位销售成本明显下降。
2023年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307.01元/吨,同比减少15.83元/吨、下降4.9%。其中:
材料成本减少10.04元/吨、下降15.4%。主要是加强生产组织和管理降本以及产量增加的摊薄效应。
运输费用及港杂费用减少4.45元/吨、下降6.7%。主要是销售结构变化,承担运输费用和港杂费用的销量比重减少。
其他成本减少7.13元/吨、下降18.9%。主要是按照安全费使用管理办法专项基金使用同比增加。
外包矿务工程费同比增加5.63元/吨,增长16.9%。主要是根据生产组织安排和地质条件变化外包矿务工程量增加。
2023年聚烯烃单位销售成本6,375元/吨,同比减少509元/吨、下降7.4%;尿素单位销售成本1,619元/吨,同比减少263元/吨、下降14%;甲醇单位销售成本1,889元/吨,同比减少155元/吨、下降7.6%。
四、主要产品价格跟随市场波动
2023年,公司自产商品煤平均销售价格602元/吨,同比减少114元/吨、下降15.9%。其中动力煤销售价格532元/吨,同比减少90元/吨、下降14.5%;炼焦煤销售价格1,386元/吨,同比减少364元/吨、下降20.8%。买断贸易煤销售价格644元/吨,同比减少168元/吨,下降20.7%。
聚烯烃销售价格6,907元/吨,同比减少494元/吨、下降6.7%;尿素销售价格2,423元/吨,同比减少189元/吨、下降7.2%;甲醇销售价格1,748元/吨,同比减少183元/吨、下降9.5%;硝铵销售价格2,341元/吨,同比减少291元/吨、下降11.1%。
五、经营绩效再创新高
在煤炭价格大幅下跌、 煤炭行业效益同比明显下降情况下, 公司深化精益管理,大力推进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努力保持“十四五”以来效益稳健增长态势。
装备企业积极抢抓市场订单,科学高效组织生产,通过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生产经营保持良好态势。全年累计完成煤矿装备产值114.3亿元,同比增长14.8%;累计签订合同额同比增长12.8%,主导产品中高端订单保持在85%左右。
金融业务规模再创新高,资金集中度和管理效率行业领先,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存贷规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经营毛利率57.2%,增值创效成果明显。
2023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30.49亿元,同比增长26.8%,三年复合增长率 1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34亿元,同比增长7.0%, 三年复合增长率 19.2%。基本每股收益1.47元/股,同比增长6.5%。
公司综合毛利率25.1%,与2022年持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430 亿元, 近三年均在 400 亿元以上, 保持良好的经营创现能力。
2023年利润总额变化情况如下:主要增利因素:一是资产减值准备减少85.16。二是自产商品煤销量增加增利53.35亿元。三是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下降增利22.21亿元。四是财务费用减少7.33亿元。五是煤化工企业增利4.03亿元。六是发电及供热业务增利2.54亿元。七是营业外净支出减少2.17亿元。八是煤矿装备业务增利1.37亿元。九是税金及附加减少0.41亿元。十是金融业务增利0.39亿元。 主要减利因素:一是自产商品煤价格下跌减利152.42亿元。二是投资收益减少20.30亿元。三是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增加3.27亿元。四是研发费用增加1.45亿元。
六、资产财务保持稳健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3,493.6亿元,同比增长2.7%;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为1,441.2亿元,同比增长10.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7.7%,比年初下降3.8个百分点;年末资本负债比率为28.5%,比年初下降5.8个百分点;年末付息债务总额为727亿元,同比减少133.5亿元。
七、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2023年本公司资本支出计划紧紧围绕煤炭、煤化工、煤电、新能源、煤矿装备板块展开,包括基本建设项目、股权投资、技术改造及更新投资三类。2023年资本支出计划总计180.20亿元,合计完成157.5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44%。其中:
大海则煤矿项目试运行良好、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东露天煤矿和安家岭煤矿核增产能1,000万吨/年取得批复。里必煤矿和苇子沟煤矿建设稳步推进。
平朔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取得核准并完成投资决策。
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一期工程263MW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平朔矿区100MW光伏+储能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液态阳光”项目完成投资决策并纳入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示范项目。
2024年,公司资本支出主要于煤炭、煤化工、煤电、新能源和煤矿装备产业。全年年资本支出计划安排160.09亿元,较2023年完成增长1.6%。其中,基本建设项目计划安排87.26亿元,股权投资计划安排2.45亿元,技术改造及更新投资计划安排70.38亿元。
按业务板块划分:煤炭板块计划安排75.56亿元,煤化工板块计划安排48.76亿元,煤电板块计划安排14.24亿元,新能源板块计划安排16.75亿元。
八、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标准完成各项阶段性任务,6户企业新入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科改行动”。完成公司及所属企业总部改革,有效提高管理效能,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获得行业以上科技进步奖29项、授权专利273项。2023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42.79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0.19个百分点。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履行中央企业生态环保责任。2023年,投入环保资金30.3亿元,同比增加11.5亿元,增幅61%。全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公司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2023年,安全生产费用投入28.7亿元,同比增加9.5亿元。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九、坚持不懈回馈股东
公司自上市以来,利润分配政策保持稳定。2021-2023年间累计现金分红153.17亿元,上市以来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超过300亿元,最大程度上兼顾了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审计2023年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为201.84元,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为195.34亿元。公司董事会建议2023年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34亿元的30%计58.6亿元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132.59亿股为基准,每股分派0.442元(含税)。
十、高质量发展继续向前
2024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动“存量提效、增量转型”,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年计划自产商品煤产销量12,900万吨以上,聚烯烃产品产销量145万吨以上,尿素产销量185万吨以上,持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稳增长专项行动,在市场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努力实现良好的经营成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目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高质量推进“两个联营”示范项目开发建设,不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大力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不断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三是坚持对标世界一流,持续深化精益管理,加快数智化转型和数字化变革,扎实推动高质量稳增长。
四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集聚内外部科研优势形成创新合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五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从严从细抓好安全环保工作,健全完善合规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有力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六是深入推进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多渠道加强市值管理,维护资本市场良好形象。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分析师,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同仁将牢记初心使命,再接再厉,砥砺前行,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能源实践,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新作为、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回馈全体股东及广大投资者!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